10月29日,黑龍江日報龍頭新聞以“春華秋實:張鳳英的水彩花卉|白雪松”為題,報道了我校張鳳英老師的水彩花卉,現將全文轉發如下:
初識張鳳英老師,是在畫展上看到她的作品,意境幽深,既富有當代性,又具有強烈的寫實主義,所表現出來的氣質應該是獨具魅力的沉穩、內斂。意境的表達上顯得鮮艷亮麗,又大器厚重,給人以極強的視覺震撼。
后期,在張鳳英主編的《水彩畫研究與鑒賞》一書中看到許多過目難忘的作品,有手法大氣、整體意境濃厚的風景,令人印象更深的便是對花的刻畫。她有說過,自己的畫畫生涯就是從畫花開始的,最早的時候是小時候拿著簡單的鉛筆、廢紙畫自己家里被罩上的花,看到上面的大牡丹花、孔雀、鳳凰等圖案就會“愛不釋手”。每當到了過年的時候家里便會用白紙糊墻,這是她最開心的時刻,拿起一支筆來就會在墻上畫個不停。是花,引導她走向藝術之路。
從小她便喜愛自家院子里種的花,對左鄰右舍家的花也充滿好奇,一有時間就跑出去看這些美麗的花花草草,目不轉睛地看,站著看,坐著看,蹲著看。心沉浸在花香中,靈魂和思想又怎么會貧乏呢?長大以后,她不僅愛看花,更加愛上了畫花。她用藝術的語言把心靈深處那絢爛、繽紛、夢幻的意境表現出來。
張老師的作品大部分分為鮮花和干花兩部分,在她的眼里,鮮艷的花和枯萎的花同樣有著無比的魅力,對任何一種花的畫法都有著獨特的表現手法,讓人不僅過目難忘,更能透過“花”讀出其中的故事。作品《窗前》系列主要是刻畫鮮花的,我想它之所以令人難忘,是因為它色彩絢麗,大氣的手筆和絢麗的色彩不顯浮夸,細細品味其中每一朵花都有自己的味道、自己的故事,在黑龍江省十一屆美展中榮獲優秀獎。她的干花寫實作品也有許多,手法表現真切,即使是枯萎的花,也能讓欣賞者感受到生命的激情、渴望,中西合璧的畫法,既富傳統功力,又富創新精神。
張老師的作品與她的人一樣,明凈疏朗,怡靜閑雅,每一幅作品都如她一樣充滿著活力,在她的作品中永遠不會出現因為畫面太豐富而容易出現的膩煩、刻板、呆滯,張老師的畫不是學出來的,而是悟出來的靈性之美。
油畫、農民畫同樣是張老師創作的方向,油畫作品參加了黑龍江省十二屆美展。她將中國畫的觀察、審視、理解和提煉的繪畫方式有機地融入到西畫創作中,并由此達到審美精神的契合。
同時,她在農民畫的創作中也很活躍,多幅作品參加全國和黑龍江省舉辦的農民畫展,作品多次赴德國、俄羅斯等地展出。
服裝設計也是張老師的強項,靈活的思維豐富的想法總能讓她有更多的新奇創意,在每年的校園藝術節演出舞臺上,張老師的服裝設計總是會成為晚會的一道亮麗風景線。

《春夏秋冬》
110×30cm×4

《五月丁香》
99×75cm

《五月丁香(二)》
102×77cm

《五月桃花》
102×77cm

《窗前桃花(一)》
102×77cm

《窗前桃花(二)》
77×46cm

《窗前桃花(三)》
102×77cm

《窗前桃花(四)》
102×77cm

《窗前的花》
76×54cm

《荷花》
43×56cm

《荷花02》
44×56cm

《荷花03》
44×56cm

《花卉(一)》
53×42cm

《花卉(二)》
54×43cm

《花卉(三)》
45×45cm

《花卉(四)》
54×42cm

《花卉(五)》
40×40cm

《花卉(七)》
40×40cm

《花卉(八)》
42×54m

《雞冠花》
102×77cm

《雞冠花02》
74×50cm

《君子蘭》
44×56cm

《秋花(一)》
100×77cm

《秋花(二)》
102×77cm

《秋花(三)》
102×77cm

《秋花(四)》
102×77cm

《秋花(六)》
75×46cm

《秋花(七)》
95×77cm

《向日葵(二)》
56×77cm

《向日葵(三)》
35×35cm

《向日葵(六)》
74×52cm

《三棵向日葵》
103×72cm
作者簡介:

白雪松,中國作家協會會員,黑龍江省作家協會全委會委員,綏化市作家協會主席。

張鳳英,綏化學院藝術設計學院教授,曾在新疆阿勒泰地區師范學校做美術教師,獲評優秀援疆人才并記功一次。在水彩、剪紙、農民畫等方面有深刻研究,作品多次入選省級和國家級美展并獲獎。主編《水彩畫研究與鑒賞》。
來源:黑龍江日報龍頭新聞
編輯:孫麗穎
校對:綦蔓宇
審核:劉鵬程
排版:大學生記者團 張曉革